《林沖夜奔》 19631008 曾俊嘉
林沖是梁山泊一百零八條好漢之一,外號「豹子頭」,是三十六天罡星中的天雄星也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高超,安分守己,與人無爭,妻子賢慧又美麗。高太尉(俅)收養的義子,覬覦林沖妻子的美色,想強娶她,先是調戲她,林沖一再強忍。後來,高俅設計林沖入罪,將林沖發配滄州。高太尉又收買押解的公人,在前往滄州的途中──野豬林──殺死林沖,幸賴魯智深相救而免於難。林沖到滄州後,被派去守天王堂。高俅父子並不就此罷休,為使張氏(林沖妻)就範,又派陸謙、富安買通管營及差撥,調派林沖看守草料場,叫人放火,企圖燒死林沖。林沖因大雪壓塌草廳,避雪於古廟而逃過一劫。林沖躲過這一劫,殺了仇人的爪牙後,滄州府尹行文緝捕他,林沖不得已,只好投奔梁山泊,開始了他的落草生涯。林沖的性格使然,他繼誤入白虎堂、刺配滄州道的情節繼續發展,由一忍再忍,委曲求全而奮起反抗,殺死仇人,投奔梁山。林沖這一形象的塑造,凸顯了《水滸傳》「官逼民反」的主題。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因為朝政腐敗、權臣當道,上表諫諍童貫、高俅,因而和太尉高俅結仇;高俅之子又看上了林沖的妻子張氏,圖謀霸佔,於是父子二人設計陷害林沖,將他刺配滄州牢城充軍,看守大軍草料場,繼而又派陸謙火燒草料場欲至之死地。林沖幸運逃過一劫,連夜投奔柴進,後聞朝廷派遣徐寧帶兵追捕,於是在柴進的推介下,連夜投奔梁山。 這是我們熟知林沖的故事,因為此劇是所有的偏子裡最簡短的一片,因為剛入門的我們怕會看不懂在演什麼,所以就選了這齣最為簡短而且較為我們熟知的戲曲來觀賞。
整部戲只有一個演員,與一個配音,而且京劇跟寫實劇場比起來相差很多,因為寫實劇會有許多的道具來增添演出時的寫實感,來輔助大家的情緒與動作。但是京劇裡頭就不大不相同了,尤其是這齣《林沖夜奔》舞台上完全沒有道具只有一個演員,沒有華麗的舞台讓我沒辦法馬上得知場上的角色為誰?此景為何地?然後就開始演出了,其實整齣劇裡我沒辦法得知整個水滸傳裡林沖夜奔這段的劇情,我想會看京劇的人都是對每個故事背景都有一定的了解程度。此時台上的主角開始說起話來,說真的我也聽不大懂他到底嘴裡滴咕的是什麼著,可能是因為語言的不同吧,讓我開始分心在看故事劇情,只在意他的動作。林沖應該是屬於比較武生的部分,所以他配著劍,然後走路的姿勢都比較豪邁比較大步,但是我覺得很怪的是他唱起戲來的聲音又好像有那麼一點不是很有震撼力,倒是覺得聲音有點太細了,沒法子感受到那種大男人注意而且心中積累了許多情緒的男子。
動作方面的話我覺得練功真的很重要,因為我看到的這齣林沖夜奔的演員,我覺得他沒有表現得很好,很多動作都不夠穩,雖然是這樣說但是還是很厲害,畢竟看得出來他是有底子的,然後我開始在搜尋我們上課所學的是否會在真正的呈現理學以致用,可是我從頭到尾只看到了「雲手」、「踢正腿」、「踱步」這幾個動作,不知道是因為我沒有看得很清楚還是沒有看懂,或許有很多動作都巧妙的融合在裡面了,只是沒被我看出來而已吧。但是有許多問題不解,為什麼林沖佩帶的劍為什麼始終沒有使用到呢?最多只看見林銃在上林山的那一段,應該是最後一段的時候他的手有放在寶劍上,其餘的時刻林沖始終沒有讓寶劍派上用場。
「林沖夜奔」原出自《水滸傳》,寫統領八十萬禁軍的教頭林沖受奸人陷害,只得連夜奔逃至梁山泊落草為寇的故事;夜奔集中描寫林沖忠而被害的憂憤、拋妻別母的悲痛。演員在舞台上必須借助唱腔以傳情,繁複的肢體動作演繹夜奔路途的艱難,引領觀眾在幾乎空無一物的抽象舞台,進入戲曲林沖的生命,是崑曲武打戲中的名劇。」林沖夜奔這齣戲是武打劇中的經典,但是我們看的那齣戲只有一個人的演出,其實沒有看到許多精彩的武打戲的部分,只有飾演林沖的那個演員獨自一人在台上很努力的打著很多的國劇動作,也不知道是因為片子太舊了還是怎樣,我們發現到有許多很類似剪接的地方,或許這就是沒有看現場演出的弊處吧。
京劇的發生與我們平常說話是不相同的,所以看戲的時候會被聲音給吸引,只是很可惜的是許多京劇在說台詞時的語言和我們平常說話的腔調不大相同,所以其實不是很容易了解。我覺得京劇的發生位置應該是用在鼻子或者比較上面的發聲位置,因為這樣發出來的聲音才比較細一點,比較高,只是為什麼要用這樣子來說話來唱劇我都有點疑問有點好奇可是也不知道為什麼?還有京劇的幕後配樂都是用傳統的中國樂器來伴奏的,我想這就是很多外國人想要看京劇的原因吧。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九六學年度國劇動作課的部落格
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看戲報告 19631008 曾俊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