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九六學年度國劇動作課的部落格

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京劇報告 西施 19631031 江敘慈

京劇報告 西施 19631031 江敘慈
這一次的京劇報告,我選擇以”西施”作為我的題材。這一齣京劇將西施獻身吳王夫差的故事呈現的相當完整:從一開始越王兵敗被擄,他的心腹前去尋找月國第一美女西施獻給吳王夫差以順利救主歸國,到西施在宮廷中感覺到的屈辱與不堪,以及最後越王句踐復國,西施又和范蠡一起五湖四海流浪去了。種種情節都描述的相當細緻,這是我覺得以京劇來說很難得的;畢竟,很多古典的故事都很容易被簡單化,然而她兼顧了劇情的可看性,但是也發揮出京劇的腔調,身段的獨特性,我覺得相當不容易。
整齣京劇中,最吸引我的莫過於西施了。並非隨著時代的潮流而做變動,這個西施並不是女青衣,而是貨真價實的男兒身上場。但是他的身段非常柔軟嫺熟,一個水袖的甩動,到一個眼波的交流,都相當的嫵媚女性化,絲毫無法讓人察覺到他的真實性別;而他的聲音更是讓人驚豔,纖細婉轉,腔調的轉換非常的悠揚流暢。一般的對話,他的聲音也是很細緻的,全程都用假音,相信那一定是經過相當嚴苛而且為時不短的鍛鍊的。而在演唱曲調的時候更是不用說了,他的聲音並沒有因為用假音而變的薄弱,相反的他的聲腔非常的渾厚,唱起女生的音調一點也不顯吃力。尤其在轉音上真的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我對唱歌並沒有研究,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他那些高超的技巧,但是他的聲調之悠揚,高低轉換的流暢,都讓我對於京劇的聲腔感到震懾,的確不能不對他的功夫深厚的底子豎起大拇指。記得以前國中音樂課時也曾上過幾個禮拜的京劇鑑賞課,那時我們的音樂老師說,京劇的演員她們的身段及聲腔練習相當嚴謹,不論是青衣花旦的甩袖,或是手指的擺動,以致我們最喜歡看的,武生的武打動作,種種經典的劈砍揮踢,都是經過不停的琢磨鍛鍊而成的。而聲腔能夠如此流暢婉轉,聽起來似乎如此渾然天成,其實也是經過一番努力的。中國人有一句老話:台下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我相信是從京劇演員的鍛鍊體悟出來的。
京劇最吸引我,也最讓我覺得佩服的,就是再細緻的動作,都是經過一番雕琢的,舉例來說,像這次的西施,他在劇中有相當多的內心戲,儘管沒有唱戲,只是一般的對話,他的眼波仍然非常靈活,讓人輕易就能感受到西施的委屈和為國獻身的悲壯,舉手投足也有十足的女人味,這是我最喜歡的部份。另外我覺得後段的戰爭場面也相當具有可看性,因為他們的武打動作非常確實,就算是最低階的小卒配角亦然;我說「確實」是因為我看到了一些我們平常上課有練習到的動作,比方說踢腿啊,最基本的輪肘輪膀之類的,如果我沒有上過課,這些動作或許就會被我忽視了,但是因為自己有練習過,知道這些動作要作確實其實也很不容易,再看到他們可以做的那麼好看,就更加的佩服他們了。
對於京劇,我其實一直有一點怕怕的;因為在我小的時候就看到一些京劇,當時年紀小並不懂得欣賞,卻對那些畫的五顏六色的臉譜怕的要命。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曹操的花臉,白面上黑色的圖案顯的陰森,那時候也真的覺得這樣子的臉譜看起來的確狡猾奸詐。後來看了張國榮演的『霸王別姬』更覺得京劇可怕,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敢看京劇,直到國中時上了音樂課的京劇鑑賞,才明白臉譜都有他的涵意,不知道為什麼就慢慢的接受了。我甚至開始覺得青衣花旦好漂亮,連武生的大花臉,甚至是曹操的白面都能欣賞了。那時候的確也欣賞了擠出很不錯的京劇,雖然都是片段,但是讓我眼睛一亮。比方說那時候老師給我們看了『白蛇傳』的白蛇去向薄情郎許仙討債時,我真的好喜歡裡面的白蛇,她的聲音好好聽,而且她的甩袖動作做的非常非常漂亮,我到現在都印象深刻。
回到對這次西施的討論上,雖然我很喜歡,但是可能是第一次看整齣完整的京劇的關係,其實我還是有點吃力,有的時候我會覺得似乎有點抓不到重點,或者是沒辦法仔細觀賞每個旦角的動作之類的。可能還不習慣吧!不過這次看西施的經驗我覺得還滿愉快的,至少他並非毫無內容的金光戲,旦角的身段功夫我也相當肯定;最重要的是,我覺得它不但充分發揮了京劇的精緻與華麗感,也很成功的把劇中人的情感傳達出來了。技術層面和劇情兼備,這是我最喜歡的。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