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九六學年度國劇動作課的部落格

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京劇報告---《林沖夜奔》 19631017 王馨瑩

林沖夜奔國劇乃是集合了文學、音樂、歌舞等民族藝術的綜合創作。國劇中的唱詞是文學作品,它有著詩、詞、歌、賦的意境和韻律,它的音樂和唱腔,是源自我國古樂的衍進,和集全國地方戲劇曲調精華的大成,配合著優美柔和的民族舞蹈和英武堅輒的武功動作與特技,它有詩情、有畫意,它使人陶醉,也使人堅強,它美化了人生,也孕育了良俗,他有氣壯山河的大漢天聲,也有著柔情萬種的民族小調,它的服裝代表著劇中人的性格和身份,它的臉譜更代表著劇中人的忠烈和奸邪,它不僅是民族藝術,且是一種具有哲理的學問。
一開始,我們借來的片子是「杜十娘」,不過因為京劇的唱腔我們時在是不太能適應,更離奇的事是--整部片竟然都沒有字幕!聽不懂內容在唱些什麼,再加上沒有字幕的結果等於讓人想睡覺!礙於這個緣故,我們決定要換部片子,大家都想看武打片,應該比較不無聊,後來我們看了一個片子,片名是「林沖夜奔」,全長只有二十多分鐘,而且有字幕,劇情大綱如下:八十萬禁軍的教頭林沖,因為朝政腐敗、權臣當道,上表諫諍童貫、高俅,因而和太尉高俅結仇;高俅的兒子又看上了林沖的妻子張氏,圖謀霸佔,於是父子二人設計陷害林沖,將他刺配滄州牢城充軍,看守大軍草料場,繼而又派陸謙放火燒掉草料場,想要借此殺害林沖。林沖幸運地逃過一劫,連夜投奔柴進,後來聽聞朝廷派遣徐寧帶兵追捕他,於是在柴進的推介之下,連夜投奔到梁山。
在看片的過程中,內心常常會有:「噢,那個動作我學過!我會做我會做!」的感覺,很多花俏的動作其實也都是從我們學到過的基本功中演化而成的,其中有些動作讓我覺得很厲害,例如他用單腳站立,另一隻腳伸直後開始旋轉,轉了很多圈之後,那位演員仍然面不改色地站在舞台上,繼續他的表演,身為觀眾的我光是看他旋轉就都快暈了,更別提要我實際操作了!這讓我深刻體認到,基本功真的很重要!如果連走路都還走不好就想用跑的,一定會馬上跌倒,學國劇動作也一樣,任何一項基本功學得不好,以後學比較進階的動作時就會做得不漂亮。
而關於舞台的部分,我只能說,一切都精簡到不行,整個舞台空蕩蕩的,什麼道具都沒有,只有演員一個人獨撐全場,甚至連大幕都還沒拉開,林沖要去找誰、要去哪裡、看到些什麼、用了些什麼東西、經過的地方等等,全部都要由觀眾自己想像,不過,相較之下「杜十娘」那部片中的場景就有比較多東西,至少有些桌子椅子,我想,也許是因為,「林沖夜奔」這部片子較屬於武打動作類,所以需要比較多空間,好讓演員方便活動;而「杜十娘」可以算是愛情文藝片吧,所以比較著重在其他方面;所以,不同的劇碼所須的空間要求都不太一樣,其比較大的共通點是盡量以最簡易的舞台來表演,這樣做更能讓觀眾們專心在演員的每個動作與表情。服裝的部分似乎也不會太華麗,盡量是以活動方便為主,這樣才能讓演員做出大動作。
另外,有件事讓我很疑惑,為什麼「林沖夜奔」這部片子的演員在表演的時候所唱的歌曲是由其他人配唱,而不是演員本人在唱的呢?是所有京劇的演出形式都是如此嗎?還是因為「林沖夜奔」是武打動作片,怕演員光是做動作就很喘了,所以沒辦法自己唱呢?或者是該名演員的動作很漂亮,但是聲音不夠好,所以請他人代唱?如果真的是這樣,那當初為什麼不找一為動作既漂亮、而且聲音也很棒的演員來演出呢?老實說,他們這種做法我個人不是很喜歡,有一種多此一舉的感覺。
看完整部片後,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好快!結束了耶!」雖然整個演出的時間很短暫,但是裡面所表演的動作都令人驚嘆,如果沒有經過長年累月的練習一定沒辦法做到,雖然練習的過程很辛苦,不過練成之後那些東西都是自己的,李柏君老師說過:「要對得起自己!」那位演員能夠有這樣的表現正是因為他對自己負責任,做任何事都應該秉持這種態度!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