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九六學年度國劇動作課的部落格

2007年11月2日 星期五

國劇動作報告 19631036黃長鍇

我觀賞的片子是林沖夜奔,全長只有二十分鐘多,他並沒有把所有的劇情都演出來,只演出他心裡不高興,一個人講類似內心獨白的東西加上上山就花了二十分鐘,不過戲也結束了。這跟我們平常看的一般寫實舞台劇有非常大的差異性,平常的舞臺劇都會有一個完整的架構的劇本,有頭有尾,沒有哪裡是可以單獨被演出的,但是京劇似乎不是這樣,以京劇來說,文本好像不那麼被約束,隨時都可以取其中一段出來演,我想是因為有在聽老戲的人都熟讀劇本,而且京劇好
看的地方不在於劇本的劇情或手法怎樣,在於演員的歌喉漂亮,在於演員的肢體要夠好或是劇本的曲編得怎麼樣,因此即便取出劇本其中的一小段拿出來演,觀眾還是會盡興的欣賞表演,畢竟那不是觀賞的戲劇性所在。這樣的演出形式應該就是所謂的折子戲吧!
這齣戲從頭到尾的演員就只有一個人,一個人唱跟跳到尾,所以那一位演員就決定了整齣戲的成功與失敗,想必當初那位演員是經過千錘百鍊的,因為它真的太厲害了,唱的方面我還不太了解,但是肢體方面的這種東西儘管不了解,還是可以一目了然的,像是其中有一小段是演員邊唱邊轉身,一轉完身,他便從站的姿勢馬上倒地,以手肘著地側面撐起身體,左腿翹腿在右腿上,大概是羅漢睡覺還是彌勒佛睡覺之類的動作。還有其中一段演員一樣是邊唱邊轉身,但是轉身完之後馬上從站的姿勢接劈腿。他除了做這些高難度的動作外,重點是他的腰帶上是有配一把劍的,也就是說他在做這些高難度動作時,他可以不被那把劍干擾照樣做出標準漂亮的動作,這點是令我更佩服他的地方。
京劇的舞台組應該都很省錢吧!我看過的京劇都沒有什麼舞台層次跟大道具的擺設,除非是新編的戲曲才有可能有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像是林沖夜奔這齣戲全場二十分鐘連大幕都沒拉開就演完了,演員直接在大幕前面的一小塊舞台表演區演出。而且京劇的舞台時空是可以隨時變換的,表演必須靠觀眾的想像力,表演的完成點在於觀眾想像連接好的那一刻,因此沒有必要去做出寫實的場景來告訴觀眾這是哪?觀眾會自己去從演員的肢體動作,或著演員有時會自己唱出在哪裡等等之類的。假若做出了一個似假非真的寫實場景的話,恐怕反而會影響到演員的表演,讓演員沒有足夠的表演空間可以去讓他發揮。
在林沖夜奔裡燈光的變化好像完全沒有,只有單純的一開場開燈到最後的暗場而已,似乎在京劇的演出裡一且的重點都在演員跟曲子或伴奏的,其他一切包括我們現在重要的幕後工作好想都不太重要。
我喜歡京劇的靈巧性,不會被寫實的場景約束,跟寫實劇的舞台劇比較來說顯得比較靈活許多,而且身為一個京劇的演員比身為一個寫實劇舞台劇演員來的有自己的發展空間,現在的寫實劇雖然多了一大堆的效果可以使用,優點是可以為舞台劇增加可看性,但是演員的表演反而卻被那一大堆的效果給吃掉了。京劇變化多端地空間模式當然是靈巧,但是如果觀眾的聯想跟不上速度的話,或著是觀眾沒有預先知道戲背後的背景或是故事很容易可能會導至觀眾看不懂。我認為京劇是過去式的東西了,很多的表演形式或方法是因為過去的幕後技術做不到所形成的,當現在有了這些技術是否還用得著那樣表演嗎?就像有了e-mail還用得著寄信嗎?還是說把京劇的表演形式改變?有很多劇團都在做新編戲曲的事情,很明顯的,這樣的問題已經被注意到了。我認為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寫實的舞台劇中跟靈巧的京劇找到他們的中間點,這樣既能貼近人類的日常生活又能保有京劇變化多端的靈巧性,想我看過(愛情說----殘 , 。),我覺得它就是個不錯的例子,雖然有部分寫實的故事線演出,但是它時空是可以隨意的因為一兩張椅子而轉換的,這樣的表演不但生活化又不會顯的太死板,而且也可以讓需要的大道具數量減少,我認為嘗試做這種表演是只會有好處而沒有壞處的。

0 意見: